西藏墨脱6月29日电 (何蓬磊)“现在全家都在种茶,刚开始一亩大概有500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的收入,现如今茶树的采茶量一年比一年多,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。”日前,墨脱县墨脱村村民贡桑卓玛在拉贡茶园对记者说。
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,平均海拔1200米,雨量充沛、四季如春,被外界誉为西藏的“西双版纳”。墨脱在气候、纬度、土壤酸碱度上都适合种植茶叶。截至目前,墨脱共建成高标准高山有机茶园25个,总规模达7326亩,可采摘茶场3798亩。
“以前我们家里主要种植玉米、水稻,经济收入很少。”贡桑卓玛说,过去,自己没种过茶叶,整个墨脱县也很少见到种植茶叶的。
墨脱县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,受当时道路交通、种茶技艺等制约因素未能发展壮大。
2012年在墨脱县和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,墨脱县建成了该县第一个试验性茶园,并于2013年将茶叶确立为农牧特色主导产业。
在墨脱县建成首个试验性茶园的当年,贡桑卓玛所在的墨脱县墨脱村也试种了90余亩的茶叶。“刚开始大家种茶的积极性不高,因为技术也没达到,不知道收入会怎样。”贡桑卓玛说。
为解决茶叶种植的技术难题,自2013年以来,墨脱县安排农牧局技术人员全程蹲点每一个茶叶基地,动员项目区农牧民,尤其是贫困民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,帮助民众实现增收的同时,在后续管护及运行中帮助他们实现就业。同时政府为管护者发放误工补贴。3年后,墨脱县实行分包到户制度,由茶园所有者自主经营。
如今,墨脱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,“现在我们都自己种茶,自己采茶,采摘的茶叶直接卖到茶厂,一亩就有上万元的收入,家里也在去年8月份开上了农家乐,收入很可观。”贡桑卓玛说。